全地形探險車

全地形車

  全地形車是all terrain vehicle的中文名稱,通常被簡稱為ATV。顧名思義即適合行駛於各種地形的超輕型車輛。早在1960年代,三輪摩托車式的ATV就曾風靡美國,在這個時期常可看到人們在海灘、沙地騎乘玩耍,因此常被慣稱為沙灘車。

  全地形車於1980年代,在歐美各國開始風行。Polaris 、Kawasaki、Suzuki、Honda、Yamaha、John deere、clubcar等美、日廠家紛紛投入研發與生產的行列。基於安全的考量,全地形車也由三輪發展成為四輪。並因應各種用途的需求,亦可區分為二輪驅動與四輪驅動。操控方式也可分為摩托車把操控與方向盤操控(side by side )。全地形車除了提供家庭休閒、運動競技外,90年代起更朝向農場、森林工作用車、救難、救援、消防等用途發展。美國、瑞典、俄羅斯、英國甚至於近期的中國都已朝向軍事用途方向研發各式新型的全地形車,其中美國大廠John deere 研發的M-gator、R-gator等全地形車現正服役於阿富汗,勇敢地對付塔里班恐怖份子的一切挑釁。

全地形車

  有能力解決、處理所肩負的任務並通過複雜的地形,是全地形車逐漸受到大家重視與喜愛的關鍵因素。眾多功能的選項配備使得全地形車如同芭比娃娃一般,可以視場合『換裝』及增減『配件』,因此更受到使用者的認同。今日,從森林到海灘,由沙漠到雪地,我們都能看到全地形車的足跡與貢獻。同時,在歐洲、北美、大洋洲全地形車已成為許多人居家生活的一分子。

 

全地形車在二十一世紀初有了重大的變革,方向盤操控的全地形車(side by side)成為主流。在地形崎嶇或路況不佳的地區,新式方向盤操控的全地形車成為人們載運物資及接送人員最佳的交通工具。輕巧的車身、絕佳的性能與靈活的機動性,全地形車逐漸取代傳統笨重的貨車、吉普車,成為人們在複雜地形環境中的得力幫手。於是在海灘,全地形車化身為救生員或海岸巡防單位的巡邏車;在山區或國家公園中,全地形車成為巡山管理員的巡守車輛。在雪地中全地形車也能換裝成為履帶鏟雪車。針對不同的任務需求,全地形車隨時能夠『變換角色』達成任務,因此,功能卓越的全地形車又被稱為utility terrain vehicle,並簡稱為UTV(中文譯名為多功能車),同時也可稱為OFF ROAD VEHICLE(ORV)非公路車輛。

全地形車與森林照護

全地形車以其優越的性能征服了世界各地的愛用者。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地球暖化、氣候環境丕變。台灣許多地區也如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天災頻仍,地震、颱風、暴雨、土石流…,災害除了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外,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大自然反撲的嚴重警訊,實在不能忽視。

  台灣,西太平洋的一座島嶼,位於中國東南方與福建省相隔台灣海峽而望;台灣,四周環海,中央山脈自北而南,縱貫其中,山地、丘陵地形約佔75%;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夏秋之際多颱風。因此,在台灣,山坡地的開發與利用必須以最嚴肅的態度來面對。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檢視近十餘年來,全地形車在北美、歐洲等地區盛行於農場、森林、高山等場所,我們明顯可得以下的結論:

  • 輕巧、靈活、性能佳、多功能是全地形車被廣為應用的主因。
  • 全地形車的運用大大地降低了複雜地形開發的必要性,也成功地減少改變地形、地貌的可能性。全地形車提供農場、森林、高山等地區便捷、省油、環保的巡守管理機能。同時更能有效支援複雜地形的災害搶救及人員、物資運送的工作。
  • 多功能的全地形車非常適合推廣至山區及偏遠地區,做為從事農業搬運及林業造林用途的交通工具。
  • 多功能車優異的性能及搶眼的外觀非常適合發展成為鄉村導覽、森林探險及海灘活動的遊憩休閒代步工具。
  • 全地形車是人類智慧結晶所成功創造友善土地的得意作品。

  因此,在大地必須休養生息、破碎的創痛需要滋潤與療傷之際,森林照護工作的推動應是刻不容緩。我們除了要做對的事情外,也必須將事情做對。善用全地形車的優越特性,協助並推動造林、護林與養林工作的順利完成。同時亦可發展森林動力遊憩活動,讓來訪的遊客在專業的教練帶領下,駕駛或乘坐全地形車進入森林、深入山區,接觸大自然、體驗當地生活、生態與生產。我們深信藉由全地形車活動的推廣能讓民眾對森林與山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學習與珍惜。

回到最上面